-
张志辉
男,1976年生。工学博士、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 现任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工程仿生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吉林省地面机械与仿生功能材料中试基地主任。2007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14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进行访问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国防武器装备预研、吉林省中青年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项目、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在表/界面科学与工程、增材制造(3D打印)、激光制造等领域权威期刊“Appl. Mater. Today”、“ACS Appl. Mater. Interf.”、“Chem. Eng. J.”、 “Corros Sci.”、 “J. Alloys Compd.”、 “Appl. Surf. Sci.”、“Smart Mater. Struct.”、 “Tribol. Int.”等发表学术论文11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件,转化实施7件。 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3)、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排名第3);参编著作1部。牵头建设的团队入选吉林省仿生增材制造创新团队、吉林大学高技术创新团队。 -
赵骞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师。主要从事轻质高强材料仿生设计与制备、3D 打印光驱动智能水凝胶仿生设计与制备、梯度结构智能水凝胶多模式仿生设计与制备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SCI 检索论文 15 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授权与公开了发明专利 6 项,获得国际奖项“国际仿生工程奖-优秀学生奖”。 -
马愫倩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励新计划获得者。主要从事仿生智能感知与驱动材料、柔性智能机器人等研究。 -
王坤阳
男,吉林大学副教授,1990 年出生,博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019 年入选人社部“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现为吉林大学“机械系统仿生理论与技术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长期从事生物力学、仿生机器人和仿生健康等领域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7 项,其中自然基金课题 2 项;近三年发表 SCI 论文 17 篇,申报国际发明专利 4 件、国家发明专利 24 件(授权 12 件);入选 2021 年“第五批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获 2021 年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7 年首届国际仿生创新大赛二等奖。 -
刘春宝
教授,博导。近 5 年,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装备联合基金、军委科技委国防创新特区等 20 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为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师法自然,以人为本,以生物体功能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特征原理形成仿生设计优化与先进制造等综合技术体系,实现了典型复杂机电液系统设计-传动-驱动-先进制造一体化调控。兼任吉林省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 50 多篇,获 2020 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 2019 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 1 项(均排名第 1)。 -
钱志辉
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仿生健康二级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现任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吉林省工程仿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军委科技委前沿科技创新主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15 项, 现为国际仿生工程学会 (ISBE)青年委员会秘书长、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智能装备技术分会第一届委员、上海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等职务,兼任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Applied Bionics and Biomechanics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编委。 -
刘静
工学博士,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2015 年底加入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室,主要从事运动生物力学、新型仿生软体机器人、仿生传感器、仿生健康器械与装备等。 -
林兆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2018 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9 年调入吉林大学,主要从事智能精密伺服控制、机器视觉及精密测量,智能精密仪器与机械装备设计与控制、智能康复辅具及仿生机器人等研究工作。近年来共发表 SCI 学术论文 7 篇,授权与公开国家发明专利 5 项。主持科研项目 4 项,参与项目 50 多项并担任项目分系统负责人,参与神舟等多型号地面靶场光电装备的设计与调试工作,积累了大量的高精密、快速、复杂工况下的机械、传感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工作经验。 -
梁云虹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仿生国际合作基地副主任。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留学基金委“未来科学家”项目获得者、吉林省卓越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负责人、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精英培养与培英计划获得者。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理事、《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青年编委、吉林省增材制造学会秘书长、吉林省数字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主要从事仿生健康机器人材料,仿生智能感知与驱动材料、仿生 3D 与 4D 打印、仿生康复辅具轻量化结构设计与制造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