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国龙
男,1988年生,工学博士,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获得吉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吉林大学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9月-2015年9月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大学生物与化学专业联合培养。2016年1月进入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于能源部件涉及的材料与系统的设计、制造。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及校级别项目3项,共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青年基金、吉林省重点研发等项目10余项,发表SCI 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件。 -
赵骞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师。主要从事轻质高强材料仿生设计与制备、3D 打印光驱动智能水凝胶仿生设计与制备、梯度结构智能水凝胶多模式仿生设计与制备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SCI 检索论文 15 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授权与公开了发明专利 6 项,获得国际奖项“国际仿生工程奖-优秀学生奖”。 -
马愫倩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励新计划获得者。主要从事仿生智能感知与驱动材料、柔性智能机器人等研究。 -
刘春宝
教授,博导。近 5 年,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装备联合基金、军委科技委国防创新特区等 20 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为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师法自然,以人为本,以生物体功能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特征原理形成仿生设计优化与先进制造等综合技术体系,实现了典型复杂机电液系统设计-传动-驱动-先进制造一体化调控。兼任吉林省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 50 多篇,获 2020 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 2019 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 1 项(均排名第 1)。 -
梁云虹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仿生国际合作基地副主任。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留学基金委“未来科学家”项目获得者、吉林省卓越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负责人、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精英培养与培英计划获得者。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理事、《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青年编委、吉林省增材制造学会秘书长、吉林省数字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主要从事仿生健康机器人材料,仿生智能感知与驱动材料、仿生 3D 与 4D 打印、仿生康复辅具轻量化结构设计与制造等研究。